咨询热线

1351216065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用型原子力显微镜是如何工作的?

通用型原子力显微镜是如何工作的?

更新时间:2023-07-03       点击次数:57
   通用型原子力显微镜作为一种重要的纳米分析工具,被广泛应用于表面结构、力学特性和电荷分布等领域的研究。然而,传统的AFM在分辨率和应用范围上存在一定的限制,这使得科学家们无法获得更精确的纳米级表征。通用型原子力显微镜利用原子力相互作用力测量样品表面的拓扑结构,其工作原理如下:
 
  操作原理:使用一根非常细的探针来扫描样品表面。探针末端有一个非常小的探针尖,该尖的直径只有几纳米大小。当探针接近样品表面时,存在吸引或排斥的相互作用力。AFM测量这些相互作用力,从而推断出样品表面的形貌和力学性质。
 
  探针扫描:探针以非常细微的步进方式在样品表面上扫描。探针可以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移动,形成一个二维扫描的矩阵。在每个扫描位置,探针尖与样品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导致探针发生弯曲或振动。
 
  监测力:使用一个微弹簧或光束来监测探针的位移或振动。这种监测系统可以测量探针受到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原子间的引力、斥力和静电力等。
 
  反馈控制:根据探针受到的相互作用力来控制探针的运动。通过保持探针与样品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可以实现样品表面的准确测量。
 
  数据处理:通过记录探针位置的变化,生成一系列的数据点。这些数据点可以用来重建样品表面的形貌和力学性质。通过进一步处理数据,例如生成三维形貌图像或进行力-距离曲线分析,可以得到更详细的表征结果。
 
  通用型原子力显微镜在材料科学、纳米科技、生物科学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能够实现高分辨率的表面形貌测量,并能够测量样品表面的力学特性,例如硬度、弹性等。这使得AFM成为研究纳米材料、生物分子和表面特性的重要工具之一。
联系方式

邮箱:yuq@leiruitech.com.cn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甬虹路69号虹桥绿谷G栋4楼4111

咨询热线

(周一至周日9:00- 19:00)

在线咨询
  • 微信扫一扫

  • 微信扫一扫

Copyright©2023 上海磊微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2022031877号-1    sitemap.xml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陆